金融市场有一个概念,叫做零和博弈。什么意思呢,就是市场交易不会增加市场本身的价值存量,如果有一方赚钱,一定是有一方亏钱。所以宝爸们投资亏钱第三个理由就是有人处心积虑的算计他们的钱。而且还不能不服气,因为金融市场上有很多规则让这种拿走别人钱财的方法变得合理合法,当然了也有一些纯靠骗的不合法的方式,这一期视频我们先不说,只说那些合法的。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接触到零和博弈是在2006刚毕业到2009年这几年时间。第一期视频的时候有讲过,音乐世家的子弟在跨行业发展的时候,因为全家人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路径不熟悉,所以在那年决定不出国以后,进入了期货行业。在国内的金融业而言,期货行业真的不是一个起步的好行业,因为太难赚到钱了。但是如果从长见识的角度讲,整个金融行业没有比期货行业更能让人看到博弈的本质了。在期货市场的每一个交易对手,想的都是如何把钱从对方的口袋,挪到自己的口袋里。
我记得2007年的时候,正好是A股历史上最大的牛市,在北京几乎每个证券营业部都有数万名客户,而期货公司的营业部几百名交易客户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当年不仅券商赚的盆满钵满,全市场的股票投资者也都沉浸在赚钱的狂喜中,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股市。而那个时候的期货客户,90%以上都是赔钱的。实际上这个数字并不仅限于2007年,在后来我在财经网站举办期货大赛的时候可以看到全行业的数据,结果发现这几乎是一个常量,在期货市场这个完全零和博弈的市场上,只有极少数的人有能力赚钱。
我们可能会想,90%的赚不到钱的人还在市场上瞎折腾什么?这些人是不是都是笨蛋?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往往都是佼佼者,但是零和博弈注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从别人手中赚钱。所以只有更聪明的少数人,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存活。
想象一下,在零和博弈的市场,全市场除你以外的交易对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钱从你的手里拿走,这是一种多么险恶的市场环境?
十几年前的时候,我一度以为只有在期货市场这种保证金交易的市场才存在零和博弈。但后来发现,其实股票市场,如果我们把投资周期锁定为短线的时候,其实也是个零和博弈的市场。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股票市场的总价值也不会有明显的增加,所以股市的交易者也是想从别人的口袋里弄钱。只不过有的时候人们的目的是从别人手里赢钱,有的时候目的是从别人手里低价赢筹码,也就是股票。最近一段时间借着世界局势混乱,低价吸收筹码吃相最难看的是漂亮国的证券公司和银行,比如在欧洲市场,他们利用政治手腕强迫欧洲人卖掉俄罗斯公司的股票,将股票价格打到近乎为零,然后再由美国的金融寡头把股票全部收走。类似的手腕在中概股和港股也有所施展,不过遭到了阻击。
当然这些只是近期全球股市里面一些比较严重的事件,在日常的环境中,类似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只不过主角有的时候只要一两家机构就足够了。而不一定是这种动用举国之力的财团。所以在股市里面拼短线赚钱,真正赚钱的人也只能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人。
summary
这里可以总结一下,宝爸们在投资的时候常常亏钱,明显的就有三个理由:
1、 宝爸们使用的信息是过期的信息;
2、 宝爸们使用的信息是不完整的信息;
3、 市场上除了宝爸自己,其他人都想把他的钱赚走。
很显然,我们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聪明才智让我们能够成为全市场最聪明的那个可以持续从其他人手中赚钱的那个人。所以在金融市场赚钱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很多宝爸在参与投资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是他们在市场上亏钱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混迹16年的老人,我想另外一个词可能更适合做投资的座右铭,那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需要对资本市场时刻保持敬畏,这个市场的钱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好赚的。
当然资本市场是可以赚到钱的,只不过多数宝爸们的用力方向是错误的,以至于把精力都花在了最不可能赚钱的路径上。而忽视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方向。后面我们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保持关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