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很差,创业板大跌3.66%,很多基民都跌“麻”了,很多人问我怎么办,定投还能不能坚持?要不要停?我再次强调,坚持定投!尽量不要在跌下来的时候停止。
那么灵魂问题来了,基金定投投多久?时间长了可能存在钝化的问题,定投时间越长会让定投钝化现象越明显,使得定投的效果大打折扣。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定投时间,先谈定投钝化,再聊定投止盈。
定投钝化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定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1日)以固定的金额(如1000元)投资到选定的开放式基金。同样的金额在价格高点买到的份额少,在市场低点买到的份额多。市场低点买到的较多份额能够拉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盈利。
而定投钝化大概是讲,随着定投的时间不断变长,当前的定投金额占持仓总本金的比例不断下降。如下图所示,定投金额始终保持1000元,但每次定投所占比例却一直在降低。随着每次定投比例不断下降,低位布局拉低平均成本的效果也在不断减弱。
图片来源:网络
定投钝化说明了什么?
定投钝化的背后其实说明了一部分基民对定投有不合理的期待,有时候神化了定投,认为坚持时间越长,收益就应该越高。事实上定投钝化是一种正常现象,定投并不是藏酒,年份越长越好。定投的持续时间应该保持适度。
根据局长的大数据显示:定投“适当”时间能够有对比一次性投资好的体验,比如定投2-3年的整体情况就比一次性投资要强。不仅和定投本身收益比,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其他年份,而且与一次性投资比较也存在优势,如图所示,定投的盈利概率明显优于一次性投资(一把梭)的盈利概率。
数据来源:Wind
1
任意交易日持有,定投1年/2年/3年/4年/5年后任意交易日卖出得到收益率,统计收益率的四项指标。
2
波动的具体指标为标准差。
3
由于不同年份交易日情况不同,没有完全对应,且数据量充足,故剔除部分不匹配数据,使得满足持有期恰好为整数年份的要求。
怎么解决定投钝化?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定投钝化呢?
设置止盈可以缓解定投钝化。设定一个止盈目标,当目标收益率达到时,自动赎回。及时止盈退出,既是在避免钝化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程序化的方式控制人性的贪念,让每次收益落袋为安,以此增强投资信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止盈并不是某些定投江湖郎中讲的固定收益率止盈。我们假设一下,在十年前2012年4月16日,小王开始定投沪深300,以15%为止盈目标。一直至2014年末,止盈的效果都不错。可是遇到了2015年的大牛市,股市涨得很快,频繁触发止盈,小王并没有察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避开了大牛市,直接错过了本应该有的巨额收益,还不如普通定投,如下图在15年前后的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可能会说,把止盈率提高,效果会好一些。是的,就像下图说明的一样,我们把止盈率提高到30%,止盈的效果好了一些。技术上,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改变止盈率,不断地回测过去,找到针对当年市场的最佳止盈率。但市场是变化的,我们去用历史数据是无法预测未来的,面对未来,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最佳的固定止盈率。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最佳的止盈不是固定的,是随着市场变化的。聪明的投资者不会用一个固定的数字预设市场,他们总是在适应市场、感受市场。比如我们可以使用股债利差进行止盈,通过判断目前股市的估值情况,判断止盈时机。在股债利差高位(股票吸引力大)加大定投步伐,在股债利差低位(股票心引力低)止盈离开市场。
在市场高位离开市场,是定投止盈的最重要的标准。
以股债利差为基准,小于历史分位5%(估值贵)则赎回,大于历史分位60%(估值便宜)重新开始定投。
如上图所示,我们发现用固定止盈收益的效果是基本好于普通定投的,具体来讲,15%固定止盈效果虽不如30%固定止盈收益理想,但相较普通定投收益率来讲还是有明显的提高。经过对比发现,股债利差止盈是几中方法里更好的选择,其效果相对其他三种最为明显,很大程度上完胜固定止盈。
来源:南方养基通
总的来说,基金盈利情况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定投钝化只影响其中一部分,基民朋友们不妨尝试运用灵活的止盈方法,或许可以赚取更可观的收益。
最后,我知道很多朋友在现在市场震荡的过程中,降低定投额度甚至停止定投,听我一句,定投不要停:3700点定投,3100点停,难道要等到3700再投吗?定投就是在低位拉低成本,等待市场反弹才能获得收益!
加油,定投人!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