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龙湖的出镜频率有点高。

就在昨天(11月1日),这家头部民企又发了一则新公告,正文统共不过百来字,内容却足以让很多人默然:


(资料图片)

龙湖再次向银行贷款代理行申请提前偿还2023年到期的部分银团贷款34.5亿港元,且注明了为“不可撤销通知”。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这已经不是龙湖第一次这么操作。

甚至上一次,就发生在前一天的10月31日,这一天,龙湖以前偿还了2023年到期的部分银团贷款51亿港元。

虽然最新公布的那笔还在计划中,但估计很快就会落实。

都是2023年到期的贷款,意味着龙湖相当于至少提前了2个月还了85.5亿港元,按今天的汇率来算,大约是79.2亿元人民币。

但注意了,这还不是全部,同样在10月31日,龙湖前脚还了债,后脚就以19.6亿元拿下苏州相城商住地块,持续深耕长三角重点城市。

算了算,两天时间,算上预备花的钱,龙湖已经拿出了98.8亿元……

这个数额,实话说,即便是放到地产岁月静好的时光,都值得很多企业大肆宣扬一番了。

在如今的行情下,意味着什么,就更不用说了。

要知道,10月28日晚间,

龙湖刚刚换了一把手

,曾经的中国女首富吴亚军退位,仕官生出生的80后陈序平接棒龙湖董事长,宣告这家民企正式完成“去家族化”,进入了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全新周期。

其实从最早2009年龙湖上市前夕蔡奎辞去龙湖所有职位,到2011年邵明晓出任CEO,再到2017年推出合伙人制度,以及到今年陈序平接连接任CEO及董事长,龙湖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去家族化”。

10月30日,宣告转任龙湖战略发展顾问的吴老师也专门站出来做了回应,表示接班早在准备中,甚至从三年前就开始物色董事长接班人选,也因为身体原因到了不得不做交接班的时候了:

虽然所有人觉得是突然,但对我而言不是。

因为龙湖早就是深度机构化了,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层一层培养到今天,他们目前都担当了重要的岗位,对公司的忠诚度、贯彻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贯彻我们稳健和审慎的一贯原则都没有问题。

然而在如今的行情下,吴亚军急流勇退,陈序平又只花了14年就坐上了头部房企董事长之位,大家感叹年轻有为之余,难免会心生疑虑,唯恐这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但是龙湖这两天哐哐几笔钱砸下来,再多的疑虑大概都已经被这近100亿的资金给砸没了。

明年的债今年偿、还一直走在拿地路上(这段时间来,上海、北京、合肥、泉州等地的土拍市场上,龙湖都有所斩获),甚至10月31日到11月1日,龙湖控股股东Charm Talent连续两次增持股票共计0.09%、并购买龙湖优先票据共计780万美元……

这样密集而频繁的动作,任谁看了都知道这家房企的状况相当不赖。

毕竟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身体好不好,钱花得利不利索才是最有力的证明。

那如果这背后还有来自国际评级机构的站台呢?11月1日,穆迪表示维持龙湖集团“Baa2”的投资级评级,在报告中,穆迪指出:

龙湖的财务指标稳健、流动性充足、短期再融资需求较低且业务多元。

在机构普遍看空地产的情况下,民企得到这样的评价有多难,大家应该深有体会。

所以自然而然的,昨天(11月1日),龙湖股价涨了8.2%;今天,截至中午收盘,股价涨了12.75%,午后,又一度涨超20%。

龙湖能做到这一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切实在长期自律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下提前做好了准备,才能在黑铁时代也这般自如。

吴亚军在前两天的沟通会上一直在强调提前:

我们提前想了很多,提前跟高层也讨论了很多,现在来看我们连外汇的汇率都考虑在内了。到现在为止,龙湖的外汇风险敞口只有1.6%了。

按照龙湖的计划,如果一切顺利,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将明年的到期债务降到200亿,让2023年上半年几乎归于0

不仅是近期的这两笔提前偿还的银团贷款,还有一笔明年4月到期的3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同样也在计划偿还。

穆迪在最新的报告中说,到明年年底,龙湖在境外也只有这一笔美元债要还,这意味着如果顺利在今年兑付,明年龙湖到期的境外债也会变成0。

这安全度,属实牛逼。

如今,龙湖的长期目标也已经非常明确了,新上任董事长的陈序平说未来五年的时间里,要将商业、租赁住房、空间服务、智慧营造这四个经营性航道能够产生的利润占比实现过半,收入占比达到30%。

到那个时候,应该说龙湖就完成了去地产化。

20年之后,我们地产之外的经营性收入目标要做到1000亿。

主编:张艳

责编:Nanako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