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銀股息率
內銀去年業績表現不俗,四大行均錄得雙位數增長,而且派息比率保持三成水平。分析指出,雖然內地面對房企不良貸款上升及淨息差持續收窄的壓力,但四大行股息率高達7至8厘,在目前大幅波動的市況及環球低息環境下,對投資者而言十分吸引。\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雖然美國已啟動加息周期,但預期香港不會立刻跟隨,意味着極低息環境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高息股一向受投資者追捧,如昔日的滙豐控股(00005)及中華煤氣(00003)均是散戶及基金愛股,可惜風光不再。
年初至今港股大幅波動,投資者想尋找高息、回報穩定及風險不高的股份,可考慮內銀股,當中大行實屬穩健之選。
以內銀昨日收市價計算股息率,重慶農商行(03618)以10.2厘稱冠,重慶銀行(01963)以9.8厘緊隨其後,中信銀行(00998)則以9.3厘排第三。至於股息率最低是招商銀行(03968),只有3.7厘。
如以業務穩健的四大行作比較,中國銀行(03988)股息率最高,達8.7厘,其次是農業銀行(01288)的8.5厘,而建設銀行(00939)及工商銀行(01398)則分別7.8厘及7.6厘。
保持三成利潤派息
現時環球息口仍處極低水平,內銀股息率普遍逾7厘,最高更達10厘,無論對機構投資者或普通散戶均十分吸引。至於會否擔心內銀削減派息比率?要知道四大內銀的主要股東之一為社保基金,若削減派息比率將影響社保基金收入,相信大型內銀會繼續維持三成派息比率。
受惠降準寬信用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表示,大型內銀股的息率高近9厘,十分吸引。在投資者角度而言,相對於新經濟股,大型內銀風險有限,加上高息,是不俗中長線投資。雖然中國經濟受疫情影響而放緩,但預期會放寬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對內銀有正面效應。此外,疫情拖慢中國經濟增長步伐,亦需靠金融投放追回,對大型內銀有利。
上周五人民銀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人民幣。
高寶集團副總裁李慧芬坦言,內銀股價難大升,只要對股價無期望,就收息而言十分吸引。她提到,大型內銀的股息率平均有7至8厘,且不用太擔心風險,可當作是儲錢。另方面,在香港上市的大型內銀均有國際業務,美國開展加息周期,環球業務比重較高的內銀亦會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