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说起养老,最初的方式就是养儿防老。但目前,这种说法和这种做法,逐渐少了。原因也不是孩子不孝顺,是因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儿孙们自身的经济压力都很大,依靠他们来养老,是不现实的。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自己存钱来养老了,这种存钱养老包括2个方面:

一、与工作紧密相关的养老资金

例如工作单位给员工从工作薪金当中扣缴一部分钱,购买养老保险,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一险”;还有一种是企业年金,也是工作单位为员工缴纳的可作为养老资金的钱,员工退休时可支取。

二、居民个人购买的养老产品

一是商业养老保险,就是在保险公司购买的与养老相关的保险产品。

二是居民个人购买的养老目标基金,也就是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养老产品,目前已有28家基金公司发行了40只养老目标基金。

三是养老理财产品,目前养老理财产品还在试点当中,但已发行了二批的养老保险产品,试点的城市已达10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青岛、沈阳、长春。养老保险理财产品是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目前有资格发行养老理财产品的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分别是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行理财、信银理财。

从上述来看,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很健全了,居家的养老应该无忧了。但事实上,中国有很大的养老资金缺口。例如,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是49.23亿元,支出是54.66亿元,支出大于收入,出现缺口5.43亿元。

如果没有扩大养老资金来源,养老资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年化社会。截至2021年末,中国60岁、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分别达到了18.90%和14.20%,2项占比分别比2020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从老年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与65岁以上人口相比)达到19.70%来看,也说明了社会养老负担很重,平均5个工作的年轻人要抚养1个退休的老人。因此,在职职工每年上缴的养老金已经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需要加大个人养老金的补充。

在这种背景下,4月21日,国家发布了《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此来解决养老负担的问题。由此,居民个人养老有了新方法。

那么,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呢?

通俗地说,个人养老金就是居民个人开立养老账户,往账户里存钱,一年缴存的上限是12000元。账户里的钱委托专业机构理财,专业机构可将这些钱存入银行,也可用这些钱购买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可见,个人养老金是一种既能支持未来养老需求,又能提供投资需求的存钱方式,比起银行存款,具备了获取更高投资收益的可能,但投资风险要由居民个人承担。

个人养老金是自愿缴纳的,缴费完全由居民个人承担。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缴费之后,是不能随意支出的,它的支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规定,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情形,经核准后,可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能更改。

可见,以缴纳个人养老金的方式存钱,比起居民个人到银行存钱,更有强制性,因而更能将这些钱留存至年老时使用,这是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优点。

【关注我,便于查看更多理财知识与技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