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的支付宝免费提现,补充几点大家问到的:
1,余利宝是对商家和小微企业开放的,如果你显示开通失败,可以按昨天文章的步骤,先搞一个商家收款码,然后在商家服务中找到余利宝产品入口,按提示开通;
2,商家收款码提现不收费,这是支付宝针对小微商户的优惠政策,原话是这么说的,所有支付宝收钱码用户,收钱码提现继续免费至2024年9月30日;
3,余利宝提现到网商银行免费,提现到别的银行卡,基础免费额度10万。如果余利宝有收益,每收益1元,免费提现额度增加1000元。
……
说正文,今天围观了一个理财产品暴雷的过程,心中只有三个字,离大谱。
3月25号,鸿坤地产旗下的理财子公司鸿坤金服,没有任何预兆的,单方面宣布停止运营。30多亿理财,停止兑付。数额这么大的一笔钱,公司就通知一声,说违约就违约,这跟老赖有啥区别。
而且他们坑的,还是老顾客。500多个受害者里,大部分是买了鸿坤小区的业主。当时鸿坤金服在小区里铺天盖地的打广告,说刚性兑付+利息高,基本年化7%-8%,加上物业经理在一旁游说,很多人看了心动,觉得有鸿坤集团做背书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所以投了不少钱进去。
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其中还有个70多岁的老奶奶,把几百万的全部养老钱都投了进去,知道暴雷后哭的不行。
最骚的是,在公司停止运营前几天,3月21号,它还在发售新产品。
说是一款短期融资项目,期限48天,预计年化收益率10%,1万起投。
短短几天时间,又募集到了几亿。
明知道公司过几天就倒闭了,还在卖理财募集资金,明摆着是吸最后一波血,这操作真的太恶心了。
我看了一下这些理财产品,大部分资金都是流到鸿坤自己的地产或产业项目里。
过去房地产兴盛的时候,跟其挂钩的理财,确实能拿到这么高的收益率。但现在形势不同了,三道红线后,房地产越来越不好过,鸿坤地产也是自身难保。
2020年,鸿坤负债达到了518亿,而当年净利润才3.47亿。在借新债还旧债、再融资都行不通的情况下,可以说,鸿坤资金链已经断了。
说白了,没钱了。
所以我觉得这次暴雷处理的结果不会很理想。
鸿坤给出的方案是:
1,现金兑付:先本后息
本金:
余额在1万-10万的,签约后5个工作日,一次性支付本金;
10万-20万的,分12期,每月等额返还;
20万-50万的,分24期;
50万以上的,分36期;
利息:
从第四年开始兑付,分24期,每月等额返还。
2,实物资产兑付
鸿坤集团拿出在售的住宅、别墅、商铺、公寓、车位等给到投资者。其中,车位主要在北京西红门和东三环国贸等地,而住宅、别墅、商铺主要位于京西、京北,河北涿州、承德,天津武清、蓟州、宝坻等环京地带,其他零星分布在广东、湖北、海南等地。
基本都不是很理想的资产。
总的来说,跟过去几次暴雷的处理方案差不多,都不太行。本金分期拖上几年,夜长梦多,谁也不知道到时候公司还有没有钱还,要是还不上,这个亏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
哎……说到底,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很多人的理财观念还没转过来,依然抱着刚兑的乐观心态。
朋友们,时代不一样了啊,现在是净值型的世界。
真正保本保息的无风险理财,现在只有三样,国债,50万以内的银行存款,收益锁定几十年的储蓄险,它们要么有国家信用背书,要么有法律或合同兜底,年收益大概在2%-4%。
如果你觉得这个收益率低,再往上一点,有中低风险理财,比如4%-5%的银行理财和纯债基,比如5%-7%的固收类产品等等。
而这些产品,收益都是有波动的,甚至有亏损本金的风险。
比如工行有个定期二年的理财,预定年利率4.6%,结果年初至今就亏了3%;另一个30天期的R2理财也一直在亏。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跟今年的行情有关,银行理财大部分持仓高级信用债,企业债,而今年股债同跌,债券跌的一踏糊涂,很多银行理财、纯债基金和固收基金都跟着一起亏损。
所以如果你还抱着保本保息的心态买银行理财,注定要失望。
正视风险,拥抱风险,才能在时代的变革中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