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一直被认为是医药生物行业的新兴赛道,但从整个行业来讲,相较于既往十多年中一直高于整体生物医药行业的pe,自2020年年底至今,医疗器械行业的pe不断下行,已下降至历史低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近期行业动态来看,骨科耗材集采的政策也逐步落地,降价相对温和,解除部分市场预期压制因素。由此推断,当前医疗器械的机会已经显现,恰逢港股进入了中报披露期,当下不失为一个选择投资标的的好时机。

笔者关注到全球介入呼吸病学领域的开拓者堃博医疗在8月30日发布了其中期业绩,2022上半年公司录得收入321.8万美元,同比增长12.8%,亏损大幅缩窄62.8%。我们不妨从国际化和创新潜力两方面来解析其价值。

首先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当前全球化的创新、专利、商业化的布局是衡量一个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全球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增强公司应对政策的能力。

因而先从全球资产权益的角度来看堃博,公司的多项产品已在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商业化,并在不断拓展产品管线在全球的市场准入。同时公司仍在全球范围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以临床数据支撑及医学中心的深度合作以扩充其全球权益。

数据显示,公司截至报告期,已获得676项专利和专利申请,其中包括中国254项已公布专利和266项专利申请,以及海外(包括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市场)102项已公布专利和54项专利申请,成为其全球化发展的坚实壁垒。

再从全球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公司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充分证明其商业化能力。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收入占38%。

同时在全球商业化布局上,堃博同样令人瞩目,据公告显示,公司主要以直销加经销的方式在全球进行销售,目前公司直销的医院达48家,合作经销商达36家,其中欧洲、美国的直销医院分别达26家、14家,在欧洲及亚洲(中国大陆之外)的经销商则有16家。

为了匹配其不断快速推进的全球商业化布局,堃博医疗在中国杭州和美国圣何塞,分别建立了面积3122平方米和863平方米的生产中心。通过引进全球顶尖的临床创意,结合中美研发团队的在软硬件开发上各自的优势、中国项目推进的效率、材料成本优势等,有效降低成本,并降低地缘政治等因素的风险影响。

可以预想到,随着公司全球化市场推广逐渐成熟,其后续的盈利速度将十分可观。

我们再从创新潜力的角度来看公司的接下来的成长空间。创新器械一方面由于其技术更迭具备连续性,不会出现创新类似的专利悬崖,另一方面创新器械的技术替代性也弱于创新药,其技术壁垒更多依赖于多个学科的通过推进,较难超越,所以创新实力也是一大重要关注指标。

作为全球唯一成功搭建导航-诊断-治疗三位一体肺部疾病介入解决方案平台,公司有12款产品获得来自NMPA、FDA、CE的注册批准,包括三款导航系统及相应的耗材产品,并有5款处于不同阶段的在研产品。据业绩公告数据。公司保持对研发和创新的持续投入,研发费用为913.8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增幅超过17.8%。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肺部靶向去神经(TLD)射频消融能量系统,在二季度完成了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9例患者入组。该产品由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研发,是其医工结合模式下的成功创新产品之一,用于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通过无植入物的介入治疗方式实现药物治疗的效果,临床受益明显。

公司另一款治疗慢阻肺的核心产品InterVapor热蒸汽治疗系统于2022年3月获批正式在中国商业化,并于7月完成上市后首批临床应用。作为全球唯一一款热蒸汽治疗系统,产品本身的稀缺性及庞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上临床效果明显,可以预见未来该产品对公司盈利的贡献。

公司的RF-II作为全球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于肺癌治疗的RFA系统,已完成其注册临床试验的6个月随访,预计2024年在中国启动商业化,届时公司又将再添一盈利来源。

综合而言,大方向上整体医药板块已经出现行业拐点,其中的创新器械板块作为弹性较高的细分领域,较为值得关注。细化到微观层面,堃博医疗在全球化、创新研发能力、商业化三方面所展现的实力,与其目前的估值并不匹配,在中报最新数据中,其账面现金高达2.05亿美金,已经超过其市值,可见随着市场情绪转变,公司估值或迎修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