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里不慌”?

了解了很多人对于“心里不慌”的理解之后,有一个答案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不上班就能有钱花”。也就是被动收入可以覆盖日常的生活开销,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算作是一种财务自由的状态了。

被动收入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比如收房租,专利收入,版权收入,广告收入等等都是被动收入的范畴。需要指出的是,利息也是属于被动收入,而且是门槛比较低、绝大数人都可以接触到的一种被动收入形式,但是利息是和你的存款金额直接相关的。


【资料图】

所以,到底需要多少存款才能通过利息来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呢?

其实不难了解,你只需要知道自己的日常开销水平和银行利率就可以倒退存款数量。记住是日常开销哦,不包括房贷、车贷等大额支出,仅仅考虑日常开销。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消费水平差别比较大,故为了严谨起见。我们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人群分别做个测算,先从全国层面和城乡方面来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大概在2400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大约3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00元。虽然以上的数据不能最真实地反映每一个人情况,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利率方面呢?众所周知我们的利率在逐年降低,很少有银行能够给出4.0%的利率了。大多数银行能给出的存款利率都是在4.0%以下的,除非你能给银行贡献大额存单。那么,就算利率为4.0%,所以我们大体算一下。

gg右;农村居民人均所需存款为400000元。

各位,请参照这样的一个标准,看自己是否拥有让自己心里不慌的v存款呢?

多少人能拥有让自己心里不慌的存款呢?

对于以上的数据,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讲拥有让自己心里不慌的存款都是极为苛刻的一件事情。

我们不妨从现实出发,我们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项开销之外,很多人还需要面临房贷、车贷等大额刚性支出,另外还需要有医疗、育儿、养老等等方面的压力。以上还不包括各种的人情世故等等意料之外的支出。所以想要达成人均四十万到六十万的存款,的确难于上青天。

在这里依然有数据可以说明人均存款情况。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境内住户存款的余额为103.3万亿元,结合人口总数来算人均仅仅为7万多。这个数据放在北京、上海、杭州,分别也仅仅只有20w、17w、12w。与上述的人均存款40-60w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呢,作为普通人只能将存款目标定在那里,作为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

从另一个方面讲,所有的这些数据以及结论告诉我们一件事:普通人要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靠存款必然是不够的。

你可以分析,目前绝大多数房贷的利率调整为LPR利率,并且利率在调整,货币在超发,物价在上涨,如果你只靠存款显然没有办法跑赢通过膨胀,你的存款肯定不能保值增值。有些人肯定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存在银行里面的钱虽然拿到了利息,但却没有获得购买力的同步提升,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所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资产缩水不可避免。

科学合理地分配自己的财富是我们保证财产不缩水的关键。“4321”法则告诉我们,把家庭资产分配成四份,即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保本升值的钱,分配比例为10%、20%、30%、40%。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心里不慌呢?

既然通货膨胀不能避免,货币贬值不能置身事外,那么只有自己真正地实力提高才是最可靠的方案,提升自己就是最好的一种投资。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业务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保持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优势,进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升职加薪的机会。

如果,有余力的人还可以考虑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尝试一些新的领域。也就是现在比较热门的“斜杠青年”。这部分的收入也可以增加收入来源,增加财富积累。

如果能做到以上一点或者两点,那么你还需要担心通货膨胀吗?你还担心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受到房贷、车贷等等支出的影响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