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是一个地区金融实力的重要展现,表现为该地区的居民、企业、以及其他团体机构等存、贷款情况。

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高达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贷款余额2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净存款余额(存款减去贷款)也达到44.73万亿元,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为82.9%。


(资料图)

1、七省市存款余额超10万亿元,广东居首

9月末,在各省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方面,有28个省市存款余额超万亿元,7个省市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其中,作为经济大省,广东一枝独秀,存款余额高达31.60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稳居全国榜首。

作为首都和直辖市,北京存款余额更是不容小觑,达到22.28万亿元,增长9.1%,在全国排名第二,是唯一一个入围全国前五的北方地区。

其次,苏浙沪紧随北京之后,其中,江苏省存款余额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7%,总量仅低于北京4846亿元,排名第三。

而浙江省与上海存款余额也是不相伯仲,浙江19.24万亿元、上海19.11万亿元,仅相差1276亿元,分别排名第四、第五位。

位居第6-7位的山东(1.16万亿元)、四川(1.10万亿元)两省存款余额也达到万亿元,河南、河北两省超过9千亿元,湖北79311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十名。

而且,辽宁(7.51万亿元)、安徽(7.49万亿元)、福建(7.2万亿元)、湖南(7万亿元)四省,存款余额达到7万亿元,陕西60776亿元,分别排在第11-15名。

海南以11932亿元,排名第28位。相比之下,仅有宁夏、青海、西藏三个地区存款余额低于万亿元。

在各省市存款余额增速方面,有19个省市增速超过10%,其中,内蒙古增速最快,达到16.1%;山西增速15.4%、福建增速14.6%,位居前三;仅有西藏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6%。

2、五省市贷款余额达10万亿元,北京无缘前五

虽然贷款余额总体低于存款余额,但是也同样有28个省市贷款余额超过万亿元,5个省市贷款余额超10万亿元,其中,广东24.27万亿元、江苏20.30万亿元,两省贷款余额达到20万亿元。

浙江(18.72万亿元)、山东(11.96万亿元)、上海(10.25万亿元)贷款余额达10万亿元,排名第4-5位。

​北京虽然存款余额第二,但是贷款余额96761.98亿元,仅排名第6位,个人贷款与企业经营贷款等方面稍逊上海。

除此之外,四川贷款余额也达到90605.85亿元,排名第7位;河南、河北、福建、湖北四省贷款余额达到7万亿元,位居第8-11位。

而海南贷款余额10924亿元,依旧排名第28位,宁夏、青海、西藏也同样最低。

9月末,各省市贷款余额均实现正增长,16个省市增速超过10%,其中,四川(增速15.4%)、浙江(15.3%)、安徽(15.1%)增速均超过15%,增速位居前三;而天津以2.5%的增速垫底。

3、京沪净存款最高、存贷比最低

9月末,有12个省市净存款(存款减去贷款)超万亿元,其中,净存款以北京最高,达到12.6万亿元,是唯一一个净存款超过10万亿元的地区,这也说明,北京的居民与企业等机构存款能力很强,贷款消费能力相对较弱。

上海净存款为8.6万亿元,排名第二;广东7.33万亿元,排名第三。西藏以1.31亿元的净存,排名第12位。

8个省市净存款余额为负,天津、广西、贵州三个省市净存款余额位居倒数后三位。

实际上,如果净存款余额为负值,也说明存贷比(贷款/存款)已经超过100%。

虽然在2015年10月1日,我国已经将75%的存贷比监管指标(红线)取消,但是这一指标仍旧具有参考意义。

9月末,仅有5个省市存贷比低于75%,京沪不仅净存款最高,而且存贷比也是最低。

其中,北京存贷比43.4%,上海存贷比53.6%,黑龙江存贷比67.6%,山西存贷比70.3%,辽宁存贷比72.6%。

其他各省市存贷比均高于原先设定的75%红线,而且有8个省市存贷比超过100%,即是净存款为负值的省份。

要知道,如果出现过高的存贷比,则意味着金融机构可能存在过度信贷扩张的风险,当然金融风险的判定也要参考其他指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