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中国证券报》14日刊发文章《“工具包”丰富 “链”上金融服务显实效 银行助外贸企业无忧出海抢订单》。文章称,日前,多项外贸促进举措亮相各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助力“出口”这架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跑起来。


(资料图)

企业出海,离不开金融护航。近期,银行业进一步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丰富产品货架和服务谱系,顺畅融资渠道、便利结算服务、缓释跨境贸易风险,将金融支持编织进外贸企业的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

(小标题)呵护资金链

2022年岁末至2023年年初,广东、江苏、四川、山东等多地组织外贸企业出境参展、洽谈、签订单。相关行动近期也纷纷开花结果,正在转化成企业生产线上加班加点、马力十足的热闹景象。

(资料图,新华社发)

江苏如皋桦儒肠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全副武装,正在忙碌地整理着肠衣。当下正是肠衣需求旺季,出口需求也不断增加。“受疫情影响,前两年我们每年只有7万至8万美元的出口量,今年能达到180多万美元,总算熬过了‘寒冬’!”该企业负责人朱先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经济形势复苏回暖,对朱先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也带来一些烦恼。他说,由于此前订单较少,该企业原材料储备量不够充足,货款回笼未完全到位,急需短期流动资金购买一批原材料应对订单量增加。农业银行江苏如皋开发区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工作人员随即上门向其推荐无需抵押、低利率的“苏贸贷”产品,第一时间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为其提供500万元信贷资金。

“在农行支持下,我们的销售量至少增加13%。”朱先生说,农行这款无抵押、纯信用贷款真是出口小企业的福音。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如何通过更加便利易得的信贷投放呵护企业资金链,避免企业因资金匮乏开工受阻造成订单流失,成为很多银行关注的问题。

例如,为了给外贸企业提供效率高、放款快、成本低的融资,中信银行近期上线创新产品“外贸积分贷”,可根据企业经营特点、财务状况、年度进出口额、所属行业等维度进行模型打分,系统根据打分结果自动核定授信额度,最高可达2000万元,解决企业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

(小标题)延长服务链

记者调研发现,部分政策性银行以及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和外资行近期均有相关举措落地,拓宽了服务边界和覆盖面,延长了跨境金融的服务链。

除了外贸专属贷款层出不穷,多家银行还推出了出海无忧“工具包”,帮助外贸企业有备而战、满载而归。

例如,中国银行日前发布“一揽子”支持外贸企业出海抢单的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包括为出海抢单外贸企业提供等值1000亿元人民币的多币种贸易融资支持以及5000亿美元国际结算支持,提供增信支持、撮合支持、保险支持、投洽支持等。

浦发银行近期也推出方案,围绕“3项基础服务+3大特色方案+N个行业解决方案”框架,切入企业对跨境业务的需求,细化并形成场景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涵盖交易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市场、国际平台等多类产品。浦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上述方案聚焦“全球汇”“自由兑”“闪电融”三项基础跨境服务,分别服务于支付结算、汇兑避险、融资担保等场景,基本覆盖企业常规跨境业务需求。

“不同于以往外贸企业金融需求相对单一、往往仅注重收汇结算,当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出海的同时,对金融服务配合度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汇丰银行(中国)环球贸易及融资业务部董事总经理袁家强告诉记者,企业已经不单单需要一个结算银行,而是寻求更加高效、稳定且能够提供整体一站式服务的金融机构。

(小标题)助力产业链

“总的来看,银行业助力稳外贸,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支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一方面是对贸易企业本身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涉及对产业链的支持。

“对贸易企业本身的支持,包括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完成跨境支付结算,适时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融资等。此外,一些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银行在提供风险对冲工具的同时,还可通过顾问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普及外汇风险等知识,帮助其提升相应的应对能力。”曾刚告诉记者。

曾刚表示,对产业链的支持,是以产业链作为整体对象,围绕着外贸企业进出口、上下游产业链,进行适当的、足够的金融支持,提供结算、融资、风险管理等各方面服务,助力产业链运行更加平稳、更加顺畅高效,提高我国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的竞争力。“银行可以加强对外贸相关产业链的整体研究,继而围绕着产业链构建相应的服务模式和平台。这对于银行来说,就不再是单个产品能力的要求,而是系统服务能力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金融科技将扮演重要角色。”曾刚说。

“链”上金融方面,业内已有一定尝试。袁家强介绍,“我行近年来建立的智慧供应链融资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完整的融资配套服务。”该体系不仅能为核心企业打造更具竞争力和韧性的供应链,还可以灵活精准地支持中小企业,助力普惠金融。

此外,把握外贸新业态,捕捉外贸发展新动能,也是业内加速探索的方向。“产业和贸易转型与升级是必然趋势,我国出口商品朝着附加值更高以及产业链升级方向发展,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尤其在新能源、新消费、电动汽车等行业。”袁家强说,该行也在助力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模式探索海外新市场。(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