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西兰加息75bp,为史上最大的加息幅度,与此同时,美联储纪要显示加息步伐放缓,您如何理解此差异性?面对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投资思路?

解读:


【资料图】

新西兰央行采取历史上最大加息幅度,自加息周期以来共加息400bp。探究其背后原因,不脱通胀、工资、成本、财富效应,据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CPI同比增速为7.2%,远超市场预期。其次,三季度失业率3.3%,为历史上较低水平,同时劳动力成本指数同比增长3.7%,透露出就业市场的紧张,雇员成本压力与工资薪酬上升。尤其,10月通胀预期显示1年期与2年期分别上升至5.08%、3.62%,远超1%-3%的目标水平。在预期通胀持续时间延长,消费需求支撑效应传导,使得薪酬成本转嫁至消费者,形成“工资-通胀螺旋”效应。

另一方面,美国面对10月通胀数据下行,虽然核心CPI增速下行,使得加息步伐放缓备受瞩目。但是,从11月FOMC会议纪要、美联储官员传出的加息终点将至5%来看,按照当前联邦利率区间推算,仍有125bp的加息空间,不难看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未转向,步伐放缓或意味着加息持续时间拉长。再者,若是对比其他鹰派经济体央行的升息幅度,或许美联储加息高度并非5%的市场预期,在利率价格的缓慢攀升,关注点将是收缩的量,即每月度回收950亿美元(600亿美债、350亿MBS)部分。若是未来将一口气补足过去既定950亿美元的回收数量,乘以大约3.5的货币乘数后,月减少数额将是市场需要警惕之处。

随着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加息的不断深化,融资利率的提升,对于消费、投资、财富效应、经济的抑制效应正在显现。美国11月Markit PMI综合指数为46.3,较前值下行48.2,下行幅度为2021年8月以来的最大幅度。与此同时,欧元区PMI虽表现较前回升,但已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商业活动逐步放缓。配合制造业PMI收缩较为明显,均呈现积累订单消耗过后,新订单需求不足,同时库存堆积、产能过剩,未来降价去库将是必经阶段。然而,当前却持续备库存的现象,虽然价格因素持续主导企业补库态度,迷茫的却是消费数量所生成的疑虑,此部分不得不多深思。

数据来源:Wind

所以,面对通胀的高企与经济转弱的压力,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虽步伐或存在放缓,但加息持续时间将延长。以美国为首的加息持续,部分国家存在主动与被动跟随加息,面对利率中枢抬升、融资成本上行、消费与投资习惯改变,资产价格波动、财富效应减弱在所难免。此外,欧洲鹰派加息持续、英国“迷你财政”因素、日本利率曲线控制政策维持,欧元、英镑、日元偏弱的局面持续后,被动推升美元的潜在外部动力存在,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MBS与国债资产回落,缩表提升美元的内在价值,与美债实际收益率相呼应后,美元再起强势与否,将成为市场变动的关注焦点。

热点:面对债市回落压力,2000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与下调0.25%存款准备金率先后出台,这是否成为债市的拐点?结合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投资者将如何解读?

解读:

面对此前债券收益率的上行,债券市场价格回落,带动以债券作为底层资产的金融产品存在赎回的压力。此时,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25bp,在流动性释放,有效减缓利率上行效应,或形成短期债市的缓冲作用,其意义更多在于维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与,符合稳就业、稳经济的目标。从流动性角度,10月下旬起市场利率以DR007向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靠拢,叠加11月MLF缩量续作,引起流动性收缩的预期,而降准释放5000亿资金,在对冲缩量效应的同时,表明延续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并未改变。尤其,从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高度注意通胀反弹风险”,并提示在广义货币维持高增速下,消费需求进一步修复带来潜在的通胀升温的压力。因此,央行在流动性方面更多的追求合理充裕,为年度经济提供支持。

此外,从稳经济的维度,降准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一方面,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能力,助力支持受影响的行业与中小微企业,迈向稳就业的目标。另一方面,长期资金增加,易于金融机构调整负债成本,引导为后续贷款利率的调整提供空间,利于金融机构向实体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力度。

​数据来源:Wind

至于11月多项房地产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其中2000亿贷款支持政策,是房地产企业面对购房意愿不足,所带来销售回款压力,以及自筹资金与贷款的资金来源同比增速下行,以维稳房地产资金流动性的政策,为房企增信的同时,同步利于金融风险稳定。

总体而言,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流动性释放,或形成短期债市反弹的预期。尤其在各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促消费等各项经济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后,总量与结构政策共同发力,为经济修复添加柴火,深信未来需求、信贷将进一步修复,奠定经济内循环长期向好的基础。

本文仅记载杨博光(执业证号:S0340619060008)的观点与心得,不代表所任职机构的立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所发布的观点和陈述不构成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