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发布消息,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来源:中核集团微信公众号


【资料图】

据悉,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代人造太阳,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的重要装置之一。

受此消息影响,可控核聚变板块走高,截至发稿,国光电气涨超12%,安泰科技涨停,永鼎股份涨超6%,中国核建、国机重装、航天晨光涨超4%,百利电气、雪人股份、保变电气、西部超导等纷纷上涨。


可控核聚变是什么?


核聚变是一种能源来源,也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追逐的梦想。它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也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势。可控核聚变技术是指控制核聚变反应过程的技术,从而实现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它借鉴了太阳等恒星内部的核融合原理,通过高温和高密度条件下将轻元素如氘、氚等转化为氦,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聚变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太阳通过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每秒钟就可以满足人类20万年以上的能源需求。而且,地球上的能量无论是以矿石燃料、风力、水力,还是以动植物的形式储存起来的,最终的来源都是太阳,可想而知,太阳的能量是多么的巨大。但是人类想要直接从太阳获取能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只能先退而求其次,自己造一个小太阳,这个小太阳就是可控核聚变了。

相较于其他能源,可控核聚变优点非常多,如:产生的能量巨大、原料储备丰富、安全、无污染。相比来说,可控核聚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只是核聚变反应的条件十分苛刻,技术上难度相当大,到目前都未能实现。

从目前来看,世界科技领先国家和地区已重视起可控核聚变对人类的战略意义,为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全世界约有130个国有或私营实验性聚变装置,其中90个正在运行,12个在建,28个处于计划中。

而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有一定优势。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此前表示,我国有望在10-20年的尺度内获得可控核聚变的能量。

日本调查公司Astamuse统计了在中日美欧等30个国家和地区申请的核聚变相关专利。针对2011年至2022年9月公开的1133项专利,将可行性和权利剩余保护期等专利的竞争力转化为得分,排出了名次。按专利申请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国籍来看,中国排在首位(申请件数也排在首位)。2015年以后中国申请的重要专利大幅增多,超过了美国。在企业和研究机构等排名前20位组织的专利之中,中国科学院拥有的用于核聚变炉内壁的特殊陶瓷复合材料技术获得的评价最高。

在科研层面,国内主要有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侧重激光约束的“神光”装置。今年4月份,EAST曾成功实现等离子体运行403秒打破世界纪录,登上过媒体热搜。

“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又一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团队设计和研发,它采用了先进的偏滤器位形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更灵活和更优化的等离子体运行模式,具有高功率加热和电流驱动系统,可以对等离子体进行有效的加热和控制,是我国探索可控核聚变的新型大科学装置,被称为继“EAST”之后新一代的“人造太阳”。


有望迎来新突破


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固有安全等突出优势,是目前认识到的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可控核聚变是我国核能发展“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国家能源需求、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促进能源新体系构建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科技变量。根据我国核工业中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核聚变能的应用。

聚变工业协会 (FIA) 和英国原子能管理局联合发布《2021年全球核聚变产业》报告指出,人类在2030年就有望首次实现核聚变商业电网。事实上,全球资本已经在围猎布局这个未来将达40万亿美元(折合280万亿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中金公司认为,随着可控核聚变实验不断突破,以及以高温超导为代表的硬件技术不断发展,产业和风险资本不断涌入这-赛道。全球范围内从事商业化聚变堆探索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3家,截至2023年初已累计吸引超过60亿美元投资。相关投资有望快速转化为对上游的采购订单,从而拉动聚变产业链需求放量。

国信证券也表示,聚变产业链覆盖广,投资机会比较丰富。聚变产业链上游覆盖有色金属(钨、铜等)、特种钢材、特种气体(氘、氚)等原料供应;中游覆盖聚变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第一壁、偏滤器、蒸汽发生器、超导磁线圈等组件)及仿真、控制软件的开发;下游覆盖聚变机组的运营。聚变产业链覆盖范围较广,存在较多优质投资机会。

概念股一览:

安泰科技:公司是目前在建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号称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钨铜复合部件的重要供应商。钨偏滤器被认为是在核聚变领域最难生产和制造的部件之一,安泰科技在核聚变全钨偏滤器复合部件的研究和制造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具有工程化生产经验的单位。

天沃科技:公司募投项目所采用的熔盐塔式二次反射光热发电技术属国内首创。控股子公司中机电力主要从事能源工程服务业务,服务范围涉及区域电厂、自备电站、热电联产项目、输变电网络、风电、光伏和光热等新能源电站。

中国核建:公司在建核电工程市场占有率约为90%。公司将继续紧跟前沿技术,目前公司已承担并将持续跟进第四代核电建造等核电发展新领域的相关业务,未来公司有信心将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

金杯电工:在超导线缆绝缘研发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可应用于磁控核聚变装置等领域。

国机重装:在人造太阳项目方面,公司开发并掌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目前正在筹划申请国家专利。

雪人股份:2021年4月,雪人股份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氦气螺杆压缩机组成功应用于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当中,整体设备实现了零下269℃超低温制冷,应用在超低温领域的该项氦气螺杆压缩机组已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航天晨光:据官微2023年3月16日消息:公司在所属晨光东螺公司举行首批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外杜瓦矩形波纹管交付。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

国光电气:公司为ITER提供配套设备,是其偏滤器、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包层第一壁板(FW) 供应商

宝胜股份:国内较早参与ITER国际合作项目的公司之一。公司于2007年开始与有关部门合作,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用超导电缆加工技术和生产装备研究。先后完成了设备选型,确定了技术方案,并掌握了超导电缆全部关键技术,研制的超导电缆通过了有关部门主持的技术评审。

弘讯科技:新能源系子公司意大利 EEI参与欧洲主导之跨国人造太阳项目(Fusion for Energy,F4E)立项和招投标,并成功获得标案电源系统资格,正式成为 F4E 项目供应商, F4E 项目是欧盟联合开发项目,将利用核聚变控制技术,实现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EEI 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和力量参与到该项目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