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产业兴旺托起“稳稳的幸福”——看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助企纾困促发展(四)


(资料图片)

四月的永仁,阳光灿烂,瓜果飘香。在永定镇云龙村的哲林芒果种植基地,4万亩芒果树长势喜人,上百万株芒果树花开正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郁郁葱葱的芒果林间,基地负责人冯通告诉记者,多年来,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永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一流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成立后,极大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企业每年支付工人工资达2558万元,土地流转费达1200余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哲林芒果基地的带动下,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10.7万亩。今年,有7.5万亩芒果树挂果,预计产值达3.15亿元。

车子沿着平坦的水泥路盘旋而上,穿过4万亩芒果林后,就到了旺悦莓农业有限公司麦拉蓝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白色的钢架大棚覆盖了好几个山洼。走近一看,工人们有的在打通杆、有的安装T杆、有的装营养土,有的把装满营养土的蓝莓盆摆放整齐。

麦拉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永芳正在协调工作。“种植区工人不够,要从安装区调10人过来。”李永芳说,“企业需要多少工人,我们就从‘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对接联系多少工人来。企业发展好了,工人的收入才会高,日子才会更好。”

来自莲池乡大莲池村的温明元正在忙着拉膜、打桩、摆盆,他告诉记者:“我以前在钢铁厂打工,工作很辛苦,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工作之余还能回家看看,‘幸福里’社区还管吃住,舒心得很。”

2022年,永仁县引进光筑农业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如今,蓝莓基地在莲池乡查利么村的1800亩一期工程已经实现年产值3亿元。得益于用工问题的解决,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目前二期5000亩数字蓝莓项目正加快实施。

“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产业发展起来了,像温明元一样由“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招募的工人在家门口实现舒心就业。 

眼下,位于永定镇麦拉村委会老房子村的2300亩沃柑迎来丰收,一个个金黄饱满的沃柑挂满枝头,乡野田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果农往来穿梭,忙着采摘、搬运、装箱打包沃柑,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2017年到永仁发展种植沃柑,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用工等方面给我们提供大力帮助。”基地负责人赵琳告诉记者,“今年沃柑全部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4000吨、产值超亿元。”

麦拉村党总支副书记起永吉告诉记者:“我们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种植沃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群众每年仅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就达800多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春有樱桃、沃柑、蓝莓,夏有葡萄、蜜枣,秋有石榴、芒果,冬有草莓、柑橘……漫步在永仁的乡野田间,灿烂的阳光下,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诱人的“甜蜜”气息。

产业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近年来,永仁县围绕“阳光生态花果园”的发展定位,以好作风为产业发展护航,通过产业赋能,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截至2022年底,全县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产值12亿元。

深耕沃野,逐梦前行。色彩日渐丰富的田野,绘就了产业发展新蓝图,托起农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波澜壮阔中次第展开……(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丽 丁忠泽)

【楚报时评】 群众怎么“暖”

一片片田园、一个个果园、一座座农场,在广袤的农村,做一个幸福的打工者,实现产业在村口、就业在家门、农民变工人,这一梦想在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就可实现。

农民意愿是否得到体现,农民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永仁县把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尊重民意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只有靠农民来建设,产业才能兴旺。

没有一技之长,难免被淘汰“出局”,从农民工成长为新型产业工人,技能是开启农民职业发展通道的一把“金钥匙”。永仁积极引导农民接受工业化洗礼,“靶向”教学,加强实操性,把“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让农民走出农门学技术,走进工厂当工人,为广大农民开启产业工人转型之路。

农民工告别家人和土地,承受思念家人、情感无所寄托之苦,幸福感势必会削弱,永仁县以打造“阳光生态花果园”为主导,加强对农民的人文关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就业“蓄水池”作用越发凸显,农民成为“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的快乐幸福产业工人。

实践充分证明,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就能充分涌流。让农民看到劳有所得、干有所值的希望,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为企业乃至全社会储蓄未来。(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国鉴)

来源丨楚雄日报

编辑丨段绍玉

审核丨尹睿 李彦锟 周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