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政 沈奇

1、银行间洪水滔天


(资料图)

根据中国货币网数据,近期隔夜Shibor逼近1.0%水平。从2022年看,在2~3月份总体维持在2.0%水平附近,4~6月份总体跌至1.5%水平以下, 7月27日出现半年以来最低值,报1.0080%。此外,7月以来DR001也一路下跌,8月8日跌至1.0137%。

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十分充裕,但显然向金融体系外传导受到了阻塞。

2、 负债端——“存款立行”成为过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传统依靠净息差而“存款立行”的基础已经不再,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22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仅为1.97%,已经低于2%,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下滑速度更快,创下2017年之后最低水平。传统的揽储形式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宏观利率的下行使得这种净息差进一步承压。

商业银行近年来也用同业存款、结构化存款等多种方式寻找新的负债端扩充之路,但由于成本偏高、稳定性差,这些扩充之路空间有限,还会伴随着利差倒挂,货币空转等诸多问题。可见单纯的营销导向扩大规模,有时候还会得不偿失。

3、资产端——广义财政的扩张

从工行10年来的个人、公司类贷款结构来看,个人住房贷款10年增加440.79%,个人消费贷减少49.83%,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也分别增加166.54%、289.39%,这体现出在过去10年,房地产贷款在商业银行资产端地位的重要;短期公司类贷款增加55.15%,中长期公司贷款增加174.03%,这凸显出国有企业在商业银行资产端的重要,因为民营企业更多是短期贷款(根据财科院报告,2019年,民营企业的银行短期贷款占总融资比重高达 72%,银行长期贷款仅19%,而国有企业融资中主要以银行长期贷款为主,占总融资比重达到42%)。

由于房地产与土地财政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到,近10年,商业银行资产端的扩张是以广义财政为基础的扩张,但这种资产的质量是存疑的,因为房地产很难保持过去10年的涨幅,贷款者个人经济情况也有很多变数;此外,商业银行对部分国有企业的授信,也往往附加着对财政的刚兑信仰,这使得信贷很可能脱离实际的生产经营,为之后不良资产率提升埋下隐患。

4、宏观经济降杠杆与金融财政化

根据macroview数据,显示出在2017年之后,中国宏观杠杆率已经保持盘整状态,主动降杠杆首先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发生,而到2022年,住户中长期贷款下滑显示出居民(家庭)部门降杠杆也已经逐步显现。

在宏观经济降杠杆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显然是处在金融、财政体系外的居民部门与中小企业,而在金融、财政体系内的国企及地方融资平台,则不容易受到影响;且由于去杠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中会伴随着重新加杠杆以稳住经济,此时往往又是金融、财政体系内的国企及地方融资平台最容易获得加杠杆的弹药。这一过程最终使得流动性大多在金融、财政体系内泛滥,体系外的市场主体则难以解渴,7月M2-社融的剪刀差已经达到2006年后最高。

在宏观经济降杠杆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信贷歧视有内在的动力,客观上形成了金融财政化。此外,银行之间的资产质量分化也十分严重,很多中小银行的资产端风险已经开始暴露,只能依靠央行、政府及股东的援救,股权流拍时有发生,部分村镇银行还出现难以兑付与破产的情况。

5、蓝海观点

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中,商业银行处在从单纯依靠营销方向的揽储能力,向依靠对资产端质量与风险的管理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转型的阶段。

但受制于宏观经济降杠杆的环境,资产荒的现象频繁出现,客观上导致银行将信贷资源配置过度向金融与财政体系内部集中的情况,而缺乏了对市场化风险的管理能力,虽然短期内风险被财政信仰掩盖,但长期来看,风险仍会暴露,尤其是缺乏足够财力支撑的中小银行,风险管理更加困难,近期发生的村镇银行难以兑付与破产事件为这种金融财政化敲响了警钟。

(全文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