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微博上有用户传出大瓜,说是多位基金经理因为违规做场外期权被查,甚至有部分基金经理已经被带走,这名用户还称这件事是“公募基金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这个是怎么回事?公募基金经理做场外期权对投资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传300+位基金经理违规参与场外期权


(相关资料图)

“公募基金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很多基金经理做场外期权被查了,涉及300多位基金经理,锁定30多位”。。。

昨晚,这些传言在业内迅速传开。

之所以流传范围比较广,是因为公募基金经理可能通过和个股挂钩的场外期权牟利,一定程度上具备“老鼠仓”的操作可能性。

首先公募基金不允许投资场外衍生品,其中也就包括场外期权。

目前国内的场外期权只能以机构投资者的形式参与,达到满足条件才能与券商签订交易协议。

如果要铤而走险,基金经理建仓之前,可以先通过场外期权通道(中介机构或私募)在券商下单看涨期权(杠杆普遍在 10 倍以上),建仓后如果挂钩的个股在期权约定的期限内涨幅达到30%,减掉少许期权费用,场外期权的涨幅也可能超过300%。

场外期权盈利的前提是挂钩的个股上涨,所以想获利的基金经理一般可能通过自己的名声鼓吹相关个股,另外再用所管理的基金里的钱买入,达到短期拉升股价的效果。

而基金经理所需承担的成本仅仅是期权的权利金费用,A股的期权权利金比例一般在5%-14%之间。

除了看涨期权以外,基金经理也可以在建仓后买入挂钩的个股看跌期权,然后再抛售相关个股获利,只不过操作和看涨期权相反而已。

问题来了,真的会有如同传言所说,300多位基金经理都在违规玩场外期权通过“老鼠仓”获利吗?

多家公募辟谣

厂长觉得场外期权“老鼠仓”的行为,并非不可能,但300多名涉及,着实夸张了,而且目前没有任何证据,都是空口白话,难令人信服。

现在对于公募和私募的监管都十分严格,如果某个账户的交易与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呈现相关性,很容易就会被监控察觉。

比如百亿私募汐泰投资的基金经理钟成此前就曾被证监局处罚,2018年底,钟成为了维护客户关系,明示客户同期或晚于自己的基金建仓,趋同交易股票达到45只。

虽然场外期权是非标准化合约,更隐蔽,投资期权不直接持有个股,一定程度上绕开了监管对从业人员股票账户的监控。

但深究的话,总会有蛛丝马迹。抱着侥幸心理,挑战大数据监管,属于自毁前程,被发现就万劫不复。脑子正常的话,但凡业绩好点,手里有些管理规模的,没必要这么搞。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今天多家公募对此事进行了辟谣,纷纷表示没有这回事,他们认为这种“自毁前途”的行为公募基金经理也不太可能参与。

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基金经理大多名校毕业,从研究员慢慢爬上来不容易,会爱惜自己羽毛。

公募都设有投决委员会,会对研究员推的票、基金经理想建仓的个股进行投委会的表决,并不是基金经理自己想建仓就能建的。

厂长今天也看到很多基民在呼吁严查某些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公募基金经理,看看他们有没有场外期权老鼠仓行为。

现在事情没办法定论,只是按厂长个人思维,个别不知名的基金经理进行“老鼠仓”的行为概率是有的。

早就已经财富自由的明星基金经理犯不着搞这种“下三滥”的事。规模都千亿了,每年几千万收入不香吗?

另外,有基金经理表示绝大多数主动基金经理都不太懂金融衍生品,即便了解一点,也需要实操。

“亏损有限,收益无限”背后的坑

很多人一聊到期权就说这是个好的投资工具,亏损有限(权利金),收益无限。

所以大家都想使用这个低成本的杠杆工具进行投资,但监管层早就禁止个人客户直接与券商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个人投资者若想参与,只能通过投资资管产品,由资管产品管理人间接签约下单,以及成立公司,以公司名义开户两种途径。

无论是哪种途径,参与皆有较高的门槛。

首先私募产品应当为合规设立的非结构化产品,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并要求进行穿透。

如果是要自己成立公司的话,要求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金融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且具有3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等相关投资经验。

门槛高让很多骗子有机可乘,“三无平台”和客户对赌权利金,到时候投资人亏了平台收钱,要是赚了平台直接跑路,即便最终找到人了,钱也很难全部追回。

比如某配资公司的宣传材料中这样介绍个股场外期权——“买单只股票看涨,只需缴纳5%—10%的费用,即可获取100%本金的收益,下跌无需补仓,收益你拿,亏损我担。”

这种机构的“场外期权”最高20倍的杠杆比例高于大型券商,个人客户可以直接参与,而且“最低10万元起投。”

市场上有太多类似的场外期权骗术,大家一定要小心,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私募做场外期权更多也是风险对冲、锁定利润以及降低资金占用等等。

爱惜羽毛的私募基金经理“老鼠仓”的概率比较小,如果你真觉得有产品业绩有问题,那可能只是因为基金经理纯粹的菜而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