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日大跌行情之后,今日A股光伏板块再度全线走低。

截止收盘,万业企业跌停,欧晶科技跌8.29%,苏州固锝、鹿山新材、海源复材跌超7%。比亚迪、阳光电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北方华创均跌超2.7%,汇川技术跌1.68%。


(资料图)

隆基绿能今日延续跌势,盘中一度跌破40元整数关口,股价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不过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截止收盘,跌0.78%报40.54元,总市值3073.61亿元。

作为国内光伏行业龙头,隆基绿能目前在硅片行业市占率约为43%。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隆基绿能实现收入同比增长55%至80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至110亿元,硅片出货61.6GW;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73%至36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至45亿元,硅片出货21.98GW。

而随着硅片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对公司影响几何?

昨日,隆基绿能回应表示,光伏行业的本质驱动因素是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近期硅料价格下降从行业来看,有利于刺激下游装机需求快速增加,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若硅料价格向硅片端传递,公司可通过提升硅片的自用量,降低电池环节的成本,伴随行业下游需求的提升进一步推动组件端利润的提高。

此外,对于“今年第四季度硅片过剩,为了去库存,公司硅片会大幅降价“的市场传闻,隆基绿能今日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硅片库存不到一周,处于较低的水平。


硅料、硅片价格”崩了“


近期以来,随着多晶硅料产能的快速释放,硅料结束了两年多的连续猛攻上涨,开启了下跌趋势。

据机构PVinfolink发布的数据,单晶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已降至277元/kg,低价区间来到268元/kg,距离2022年内高点330元/kg降幅已达18.8%。 

除了传导硅料降价,硅片价格也在年末也遭遇雪崩。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呈现熔断式下跌。其中,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价格周环比跌幅20%,而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价格周环比跌幅也达到18.4%。 

硅业分会指出,供给方面,一线企业和专业化企业再度降低开工率;需求方面,全产业链降价终端萎靡。本周,两家一线硅片企业开工率降低至80%和85%,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0%~80%,其余企业开工率下降至60%~70%。

硅片、硅料双双降价,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对产能过剩的担忧。

从供需来看,供应端,据上海有色金属网统计,国内硅料及硅片产能将分别达到244万吨、780GW,同比增长125%、41%。

而需求端,2023年全球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350GW,同比增长40%左右。考虑容配比及各环节损耗,2023年光伏对硅片需求量约为437GW,对硅料需求量约为115万吨。

另一方面,中信证券分析指出,硅价下降主要是季节因素和库存因素导致,其中季节因素主要是海外的圣诞节和国内春节临近,导致终端的安装量下降从而影响了行业排产;库存因素主要是硅料价格见顶回落,下游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减值,主动降低排产减少库存。

事实上,今年10月底来,TCL中环、隆基绿能等纷纷开启了降价,硅片降价潮就已经开始显现”苗头“了。

隆基绿能此前就硅片价格下跌也表示:

跟供需关系有关,硅片产能在整个产业链中属于比较大的产能,供给过了之后,再加上上游硅料价格下跌,整个在价格传导。


后市怎么走?


随着光伏行业硅料产能持续扩张、硅料新产能的大量落地,硅料价格周期大拐点的到来早已成为业内共识。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考虑即将而来的需求淡季,硅片业者欲降低开工率,但同时却持续有新进业者加入,加速建设新产能。受库存压力和行业竞争夹击,导致硅片价格自12月起已有明显下跌迹象,月跌幅最高如M10硅片达19.5%。且硅料及电池片至光伏组件价格都难逃续跌至明年第一季的命运。

不过,对于降价潮刺激导致光伏股连日来的集体大溃败,也有机构指出是市场反应过度。

中信建投认为,近期隆基等光伏股价出现一定波动,主要是硅片报价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所致,但市场可能反应过度。本轮硅片主要是需求真空期,库存累积,二线小厂抛货对市场成交价形成了打压。实际上可以看到,隆基、中环等大厂前期库存控制较好。

展望后市,据IEA的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在250-260GW之间,增速在50%左右。随着硅料产能的持续释放,2023年硅料产能不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且硅料产能释放之后带来的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业主的装机意愿。

国泰君安表示,当前时点,上游紧缺环节产能不断释放,而下游需求临近年末有所收缩,且产业链对库存和价格较为敏感,博弈情绪浓厚。预计后续光伏产业链价格将迎来较大幅度调整,有望进一步刺激下游需求,2023年光伏装机大年可期。后续产业利润如何分配成为当前光伏核心问题,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下游需求启动及利润增厚环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