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大健康21日消息,通策医疗周一即迎暴击,早盘大幅跌开,让一众投资者感受了过山车般心跳。截至收盘,该股跌超6%,每股报价134.85元,总市值为432.38亿元。

究其原因,则来源于一纸公告。19日晚通策医疗在上交所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兼董事长吕建明当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吕建明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吕建明立案。公告称,经公司初步了解,立案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壹号基金浙江通策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信息披露方面。


【资料图】

这并非什么新鲜事,早在8月22日浙江证监局便已出具《关于对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釆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要求对“关联交易未披露”、“财务资助及投资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上市公司独立性欠缺”三项问题进行整改。

另据媒体报道,通策医疗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吕建明也在朋友圈回应了这一消息,“周五下午接证监局的通知,所涉事项已在对浙江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整改报告的公告里说得很清楚,并非有新的问题。

与壹号基金交易信批涉嫌违规

卷入漩涡中的壹号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原注册资金为2亿元,实缴300万元,定位为妇幼基金,对妇幼医疗相关产业进行专项投资。从股权架构来看,吕建明出资比例30.35%,通策医疗出资比例28.65。

图片来源:天眼查

浙江证监局此前调查,2021年10月19日至12月30日期间,通策医疗与吕建明控制的企业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涉及金额 14320 万元,但公司未按规定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且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0月份,通策医疗发布的整改报告显示,10月19日,公司按照约定向壹号基金支付了1.43亿投资款,同日壹号基金分别向两家医院的股东方上海存济医院有限公司和西安存济医学中心转账了 6120 万元、8200万元的收购预付款。次日,两个受让方将股权预付款支付给通策集团控制的公司,用于通策集团医疗项目的授信置换。

“上市公司出资1.43亿元到壹号基金,壹号基金又以1.43亿元收购上市公司妇幼资产,资金回到上市公司,并实现了妇幼资产剥离的目的。这次对我个人信息披露问题的处理,不会影响公司。”媒体流传的吕建明朋友圈如此回应这一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监管决定书还显示,通策医疗2021年10月19日向壹号基金出资1.43亿元,吕建明于2021年12月30日出资1.5亿元;其他方截至2022年7月1日累计出资1.5亿元,尚有5000万元出资款未到位。

公告的“货币形式逐期同比例出资”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通策医疗业已通过收取违约金、规范管理等方式进行整改。

上市公司独立性欠缺”这一问题,通策医疗也已经被监管机构盯上了。在印章管理上,公司与吕建明控制的关联方印章管理使用同一个0A系统进行审批。在人员管理上,存在公司财务人员同时申请使用上市公司印章和关联方印章的情况。

针对于以上种种,公司积极进行整改,将自身所使用 OA 办公系统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关联方所用的完全分开。

对于“牙茅”通策医疗而言,近两年的确不是个好光景。种植牙集采与疫情叠加影响,股价走上了漫漫熊途,市值相较于最高点蒸发超800亿元。10月24日通策医疗披露的三季报中,虽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21亿元,略微增长了0.29%。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8.47%,仅为2.2亿元,荣光不再。

尽管公司言之凿凿地强调,“本次事件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公司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股价跳水还是透露了投资们的担忧。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分业务条线看,2022年前三季度,通策医疗种植牙业务受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出现需求压制,待政策落地后预计将存在放量空间;此外,公司在2022年增加1000人左右的人员储备,并在疫情散发的情况下,仍在加紧布局蒲公英医院下沉,随着种植牙集采政策落地,需求释放,2022年布局的供给端产能充足,2023年业绩可期。

不过通策医疗的股价何时迎来回升信号,仍值得等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