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来,保险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面临多重挑战:保费增速停滞、代理人数量大幅度下降,上市险企股价持续走低等。

很多人认为,经过这二十多年快速发展,保险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未来的发展速度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快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为平安、人保、太保、新华的近三年股价走势

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针对传统的寿险公司,他们的发展确实进入了瓶颈,亟待转型,否则未来很难说。

但是整个行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接下来,作为工科出身的老牛,从几个角度,用真实的数据告诉你,保险行业未来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银保监和瑞士再保险公司。

1、保险深度、密度

截止2019年,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大约为4.3%,而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在10%以上

保险密度(人均保费)大约为430美元,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在4000美元以上。

如果对标发达国家,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保险业的总收入必然还有N倍的增长空间。

(这里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包括了人身险和财产险,并非单指人身险)

2、人均人身险保单

我国目前人均约有0.8张保单,其中长险保单仅有0.2张

而同期日本人均长险保单1.73张,台湾省更是2.34张

3、企业财产保险

在我国发达地区,平均6家企业仅有一张企业财产险保单,渗透率非常低,更不用说经济欠发达地区了。

在没有企业财险的帮助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尤其是小微企业。一场火灾或者其他事故,可能就会导致企业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没有财险的企业,就是彻彻底底的裸奔。

4、巨灾损失保险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保险其实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2016年北美地区因巨灾造成经济损失595亿美元,保险赔偿高达304亿美元,占比51%。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4月,德克萨斯州的冰雹灾害造成了35亿美元的损失,保险竟然赔付了30亿,占比83%

相比之下,我国的投保比例极低,保险并没有帮到多少遇到损失的企业和个人。比如2016年长江流域的超强降雨导致11个省出现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高达220亿美元,但是保险赔偿仅仅有4.32亿美元,占比不到2%

5、寿险保障缺口

2019年我国的寿险保障缺口达到了惊人的40.6万亿美元,而且在目前的趋势下将会不断增加。

而这些保障缺口,对应的是约1600亿美元的保费收入。

6、养老体系急需商业养老资金做补充

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

第一是社保养老,目前压力巨大,这一点无需多言。靠社保养老金的那点钱过日子,够吗?生活水平如何?不知道的话问问家里、周围退休的老人。

第二是企业、职业年金,95%的是享受不到的。

第三是商业养老年金。

按照银保监在2019年底提出,为了应对养老问题上的种种问题,应当在2025年储备6万亿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

为了完成这个目前,商业养老金需要承担很重要的责任。目前来说,差距还很大很大,这里面都是巨大的市场空间。

7、商业健康险的覆盖面严重不足

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个人卫生费用支出的比重非常低。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仅有不到15%。

除去社保,至少有40%的费用是自掏腰包,遇到重大疾病导致返贫的案例屡见不鲜。

发达国家的商业健康险支出占比非常高,当然这有一方面原因是他们的社会保障不完善,过度依赖于商业保险。不过无论如何,我国的商业健康险,尤其是高端医疗险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8、保险资产占金融业比重较低

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必然是银行、证券、保险三足鼎立。比如在美国,保险资产能占到银行资产的40%。

而我们国家的险资仅有银行的7%,别说和美国比了,和世界平均的21%也差远了……

9、较高的储蓄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多灾多难,基因里就刻着存钱的习惯。

中国人非常能存钱,而远超世界的储蓄率也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需求。

随着利率下行,终身保障利率水平的储蓄险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存款转移到保险中去。

有一些优秀的资深从业者渐渐地对保险业失去了希望,其实大可不必。没有未来的是一些陈旧的营销模式,而非这个行业。

如果看到这里,看到老牛从这九个方面来分析保险业的未来,你还会没有信心吗?

我在线下讲课的时候讲过一句玩笑话,真正能干掉保险的,只有共产主义

RECOMMEND

往期文章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