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卖保险?
因为很锻炼人。
保险是很特殊的商品,先消费,再体验。
在下单买的那一刻,除了付款时的心会波动一下,其余的在当前可谓是毫无体验感而言的。
比如重疾险医疗险,作为顾问我会跟客户讲很多条款,细节,但是我大部分客户在听完之后都告诉我,他们记不住,有事以后再联系我就行了。
比如储蓄险,你把钱装到你的保单里,第一年的现金价值是负的,起码得等到第二年钱能回本。如果很在乎短期利益的人,有可能会一两年都睡不好觉了。
我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发现,买保单的人,大部分都是心思比较简单的人,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少有烦恼的人,大部分时间看起来是快乐和知足的。
我不禁思考,这是为什么?
难道买保单能赋予他们一种神奇的魔法吗?
仔细思考,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个,底线思维。
买保险的人大都拥有了幸福的密码,就是底线思维的能力。
真正能解我担忧的,不是顶端思维,而是底线思维。
人一直向上看,是没有止境的。
速度不能永远地快下去,越持续,必然越焦虑。熵增的最后结果是气球爆炸。
而底线思维的意思是:再坏的情况发生了,我也能活着,我的家庭也有兜底,因为有了基本的保障。
既然如此,我还要为生活操些什么无谓的心呢。
我只管做好我的事就行了。
古人常说,杞人忧天。
大家也常说,买保险买个安心。虽然这话有点掩盖了保险的实际价值了,并不仅是获得安心,还能获得实际的保障。
也正是因为深知保障充足,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自我消耗。
第二个,心思简单。
心思简单往往意味着信任力充足。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卖保险的过程中, 也能看出客户的心理接受程度如何。
「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我的钱会不会拿不到?」
答案:保险当然是非常安全的。
针对这个简单的异议,通常我会把保险公司的十大安全机制,以及金融产品风险级别讲一遍。
这当然不是我噶儿杜撰的,是有保险法白纸黑字写进去的。
有的客户能够听进去,马上很爽快地签单了。
有的客户会一直卡点在「钱不安全」这个地方,担心完保险公司,再担心国家,最后再担心人类命运。
这就无解了,再好的产品,他估计也听不进去了。
第三点,不贪心。
想赚钱,绝对不是坏事。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不一样的资产配置是有必要的,有的激进,有的稳健。
况且,每个人的投资理念和想法都不同。
我说的不贪心,是任何时候都不all in,永远懂得保留一些后手。
保单的利益是固定的,且终身的。相对于很多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而言,肯定是比不过的。
接受了它的优点,也要接受缺点。
不贪心,能清楚地理解各个配置对自己的意义,有攻有守,从而做到更好的规划。
以上就是我的总结。你给家里买过保单吗,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欢迎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