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全球两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公布最新2022年全球经济预测,周一世界银行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4.1%下调至3.2%,周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两大金融机构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共同指向是俄乌冲突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压力,同时本周初高盛预测美国经济在美联储强劲加息周期中硬着陆风险上行至35%,显然全球经济风险已经从疫情影响转为冲突和美联储加息两大风险事件影响。回顾过去两年,疫情对需求和就业破坏最终全球通过宽松货币,财政刺激,积极接种疫苗得以修复,美国经济数据中失业率已经下降到疫情前水平,当前看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破坏并没有完全修复,这也是欧美经济体处于高通胀中的现实背景。
思考来了,美联储从3月已经开始收紧货币,进入加息周期,并把控制通胀列为美联储首要目标,欧洲央行本周利率会议上,对加息预期也开始松动,欧洲首次加息或出现在第三季度或是第四季度,把疫情和冲突对全球经济预期简单做个对比
疫情破坏供需+欧美宽松货币刺激需求+欧美财政刺激刺激需求=经济复苏+通胀持续上扬
冲突破坏供需+欧美持续高位通胀数据+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欧洲下半年加息预期=???,这里面给了三个问号,即未来经济如何走,未来通胀如何走,未来市场信心如何走。
经济和市场信心走向已经反映在美国十年债券价格走势中,上周美十年债收益率突破40年以来的牛熊趋势线2.8%,周三美十年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至2.98%,美债40年牛市和全球经济近40年高增长吻合的,这40年美国提供美元,非美国家商品源源不断流入美国换来美元,再把换来的美元购买美债借给美国,回流美国推升美债价格形成美债40年牛市
美债从牛市转入熊市,是否对应过去40年来这个循环开始走向衰弱,又或是说全球经济这40年由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互联网经济带动的高增速换成了慢速档,回头看上一次美债熊市1945-1981这几十年,冷战,中东动荡,美国滞胀80年代…动荡和全球经济大起大落交织。
长周期的思考并不能带给我们短期交易逻辑,但可以帮助提升粉丝长期视角下风险的重视
喜欢作者文章和视频观点逻辑的朋友,欢迎点赞并关注,以便后期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