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王先生在4S店看中了一台亚洲龙,交了2000元定金,可当他满心欢喜的去提车时,销售告知用信用卡提车需要支付0.6%的手续费。大概是1200块钱。这让王先生感觉不可思议。
王先生不理解,平时去商场吃饭、买衣服都可以刷信用卡,为啥买个车要交手续费,自己买台车本来是个非常高兴的事,结果因为信用卡消费遇到了麻烦,他感觉这一点是霸王条款。
记者来到王先生购车的4S店,见到一位负责人,对方表示:如果金额比较小,哪怕是销售人员把提成一部分让出来都行,但现在的情况是因为王先生刷信用卡产生的费用,并不是他们额外收取的费用,如果感觉这个方式不可以,可以用储蓄卡来刷。
从这方面的说法来看,其实没什么问题,千分之六也是规则标准,正常来讲,大家买车时,应该自己都清楚,或者销售有提前告知过这个问题。但这样的费用是否合理呢?
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案例,根据消协的说法,刷卡消费后结算方是银行和商家,也就是说,需要支付手续费的应该是商家,因为刷卡消费扣除手续费是商户与银行之间的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不过从另外一个层次考虑,制造业或者实体经济本身的利润率可能不是很高。如果它再不断地支付这么多手续费,它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说白了,如果说所有客户都像王先生一样,拿着信用卡来支付,然后这些费用让4S店承担,那接下来,这些费用很可能慢慢变成车价。而且现在的车子价格相对都比较透明,畅销车型的新车利润确实也不高。这样来讲,4S店也不太好办。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是需要销售人员提前告知。按照王先生的说法,当时销售员并没有告知这一点。而4S店的负责人也表示,可能当天买车时候比较晚,销售并没有告知落实后。
从双方的说法来看,问题还是发生在销售工作流程不仔细上面,后面经过协商,4S店方面接受了王先生的建议,这些费用由他们店面去承担。
所以,银行和特约商户之间如何平衡利益,这是商家要去考虑的事情,但无论如何,还是要提前告知客户,不然发生现在这样的事,只能是自己承担这个错误。